据省气象部门预测,2025年我省春季终霜冻略早,春季全省平均气温高于常年,后春东南部存在阶段性低温风险;春季全省平均降水量多于常年,后春旱涝分布不均,西南部存在春旱风险,气候条件总体利于备春耕工作的开展。为不误农时,做好全省庭院经济作物备耕春耕生产工作,夯实全省庭院经济高质量发展基础,保障全年重要农产品安全稳定供给,现提出如下技术指导意见。
一、庭院蔬菜技术意见
(一)品种选择
科学选种根据不同区域、不同设施栽培特点选择适宜品种,可参考《黑龙江省2025年农作物优质高效品种种植区划布局》,庭院棚室可选择早熟、耐低温弱光、抗病、品质佳的品种;庭院露地可选择抗病、耐涝、耐储运、商品性好、产量高的品种。播种前要对蔬菜种子挑选,去除杂质,选择大小均匀、饱满度良好的种子,这样可以保证种子出芽整齐,便于苗期管理,有利于培养成壮苗。
(二)育苗与定植
一是配制育苗营养土。蔬菜育苗营养土要求必须具备一定肥力、质地疏松并且无病虫害,生产上常用没有种过同类蔬菜的大田表土,特别是没打过除草剂大田表土,可与腐熟过筛的有机肥料,按适宜比例混合。若土质黏重,则可加入一定量的炉灰、沙子、石灰石等;若肥力不够,则可加入尿素和磷酸二氢钾,务必充分混匀。二是营养土消毒处理。在播前对床土进行消毒,可用福美双、多菌灵和甲霜灵等杀菌剂预防多种真菌性病害。育苗前,应对棚室进行消毒,可选用适合的杀虫剂、杀菌剂熏蒸。三是适时定植。培育壮苗庭院蔬菜播种/分苗工作量相对较小,一定选择在良好天气下进行,喜温类蔬菜温度保持在20℃以上,早春抢早栽培建议起高垄、覆盖地膜。要抓住春季温度上升时机,加强庭院棚室增温、保温管理,定植时土壤最低温度:耐寒蔬菜(葱蒜类)≥5℃、叶菜类(生菜、油菜、甘蓝等)≥8℃、喜温类果菜(茄果类、瓜类、豆类等)≥12℃。
(三)温室蔬菜管理
根据不同的蔬菜作物生长特点调节温、光、水等生长环境。一是温湿度调控。注意晴天通风,开顶窗,不放地风,白天保持20-28℃,夜间不低于12℃,控制空气湿度在60-70%,预防灰霉病、霜霉病,遇寒潮时启用加温设备或覆盖保温被。二是光照管理。及时清洁玻璃外墙或棚膜,增强透光率,增设补光灯(如番茄、黄瓜每日补光2-3小时),阴雨天使用植物生长灯。
(四)大棚蔬菜管理
一是早春茬口安排。3月下旬定植耐寒叶菜(菠菜、油菜);4月中旬移栽茄果类(番茄、辣椒),采用“多层覆盖”(地膜+小拱棚)防冻害。二是通风控温。晴天午间开侧风口通风,避免棚温超过30℃;夜间关闭风口保温。
(五)露地蔬菜管理
一是整地施肥。土壤化冻15厘米后旋耕,起垄覆膜保墒;施足基肥(复合肥40-50公斤/亩+有机肥2吨/亩)。二适期播种。耐寒蔬菜(菠菜、香菜)4月上旬直播;茄果类5月中旬定植,避开终霜期(参考地温稳定10℃以上)。
(六)庭院蔬菜防灾减灾管理
一是加强设施设备检修维护。虽然春季气温整体略高,但冷空气活动频繁,阶段性降温过程明显,随时关注天气变化,尽早进行各类设施设备的准备与修缮、棚室及周边积雪的清理、棚膜更换或修补、二层膜及围裙的安装、压膜线加固、外保温棉被及卷帘机的校正。备齐保温、加温、补光、清雪、防风等设施设备,易涝庭院做好排水沟,防止桃花水倒灌棚室。二是春季极端天气应对措施。在寒潮暴雪天气来临之前可适度对植株进行低温锻炼,白天和夜晚温度均较正常管理下降1-3℃,促使蔬菜作物提前适应低温环境,防止气温骤降造成植株落花落果等生理障碍的产生;适度增加镁、锌、硼等中、微量元素肥料或喷洒一些保护性药剂,提高植株的抗逆性;在暴雪天气到来前要控制浇水,以免降低地温,防止作物遭受冷害、冻害,尽量不要整枝打杈,避免植株伤口在低温高湿环境下感染发病;极端天气可采用适合的临时加温方式。
(七)生态控制措施和绿色防治技术
协调运用农业措施、物理防治、生物防治、化学防治等防控技术;优先采用农业措施、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控制病虫害发生和危害;当农业措施及物理、生物防治措施可能无法将病虫害控制在经济阈值以下时,应选择已登记的高效、低毒、低残留农药合理使用,且不使用禁限用农药;采收时遵守安全间隔期规定,严格控制农药残留不超标。
二、庭院果树技术意见
(一)果园清园
在春季气温回升后,能分辨叶芽和花芽时开展花前复剪,确定合理花芽量。为防晚霜危害,应适当多留花芽,待坐果后再进行疏果。在冬季修剪的基础上及时开展春季复剪,疏除过密枝、重叠枝、竞争枝,剪除老弱病枝、枯死枝和树上僵果,刮去主干、大主枝上的病斑、死皮、粗皮,园内枯枝落叶、僵果、树皮及果园杂草等及时深埋或烧掉。同时,可对全园喷一次石硫合剂,喷药要做到细致全面,不仅要喷遍树体、枝杈,还要顾及地面上,使害虫及病原菌尽可能清除干净。
(二)预防“倒春寒”
今年春季存在阶段性低温时段,发生“倒春寒”风险较大。应密切关注天气预报,注意预防“倒春寒”危害。在“倒春寒”来临前要做好预防措施:一是采用果园灌水、树盘覆盖等措施延迟果树开花。二是采用包裹树干、树干涂白、根茎培土等方法加强树体保温。三是在临近冻害发生温度来临前开始,将熏烟设备置于果园上风口处,使烟雾弥漫整个果园。四是喷施免疫诱抗剂或防冻保护剂,采用萘乙酸、芸苔素内酯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延迟花芽萌发;喷施氨基寡糖素、磷酸二氢钾溶液等提高果树抗寒能力。如果花期受冻则需进行人工辅助授粉,提高果树坐果率,保障今年果树产量。
(三)做好春季果树肥水管理
未秋施基肥庭院,土壤解冻后尽快施入腐熟有机肥,并根据土壤状况和上年生产表现,搭配适量氮磷钾复合肥和微量元素化肥,为果树全年生长提供基础养分。春季树体展叶期,及时进行果园追肥,以高氮、中磷、加钙、硼等中微量元素肥料为主,切忌单纯施用尿素。施肥时,掌握好先灌根、后施肥的原则,通过促进根系活动以利于养分吸收。施肥位置在树冠投影向内三分之一处(矮化果树需更靠近根部),挖深度20-25厘米环状沟槽,均匀施入。
(四)庭院设施果树的春季管理
一是温湿度调控。通过草苫(棉被)揭放、放风、人工加温等措施调控设施内温度,采取增减灌水次数、加强通风排湿、地面覆盖地膜等办法调控设施内湿度,保持棚膜清洁,尽量延长光照时间,有条件的可进行傍晚和夜间补光。二是科学肥水管理。按照适地适树、少量多次原则,间隔7-10天进行合适肥料配方的肥水供应。三是精细花果管理。通过及时放蜂、人工授粉和花期喷硼等措施提高坐果率。草莓管理上要及时摘除花梗、老叶、病叶、匍匐茎,疏去过短果梗、小花、僵果和畸形果,一般每个花序只保留2-3个果,植株长势强的可适当多保留1个果。并根据花量和坐果情况,做好蓝莓、桃树、大樱桃等疏花疏果工作。四是强化绿色防控。综合采用农业、物理和生物等绿色防控措施,科学合理使用化学药剂。
三、庭院特色作物技术意见
(一)庭院鲜食玉米技术意见
一是品种选择。参考《黑龙江省2025年农作物优质高效品种种植区划布局》,选择适应当地生态条件的优质、高产、抗逆良种。二是精选种子。进行机械精选或人工选择,选出籽粒饱满,发芽率、纯度和整齐度高的种子。三是种子处理。种子处理播前晒种2-3天,增强种子活性及抗病虫能力;根据当地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包衣,可采取植物生长调节剂+种衣剂混合拌种模式,有效降低地下病虫害、农药残留及种苗期逆境的危害程度。四是合理施肥。建议结合整地每亩施用腐熟、细碎优质有机肥3-5吨,或每公顷施用500-750公斤的复合肥,采用无机+有机施肥模式效果更佳。五是适时播种。土壤5-10厘米地温稳定通过10℃时适期精量播种,采用覆膜播种的方式可提前播种10日左右,墒情较好地块,播种后及时镇压,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70%地块,建议坐水种,播后隔天镇压,镇压后覆土深度约3厘米。确保周围300米内没有种植籽粒玉米地块,如不能保证,建议相隔25天后播种避免与其他类型玉米串粉。六是合理密植。建议种植密度每亩3200-3500株,适宜密植品种建议种植密度不超过每亩4000株,超密度可在3-5片可见叶时定苗,以利培养壮苗。
(二)庭院鲜食大豆技术意见
庭院栽培条件下鲜食大豆栽培与大田鲜食大豆栽培差别较大,庭院栽培主要以人工作业和机械作业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田间管理。关键要点如下:一是茬口选择。可以选择谷物、蔬菜等作物为前茬作物,尽量不选择红小豆、大豆作为前茬作物。二是整地建议。建议采用小型机械进行秋整地,结合整地每亩施腐熟、细碎优质有机肥1.5-2吨,整地后起65厘米小垄并及时镇压。三是品种选择。建议选用专用的大粒鲜食大豆品种用于庭院种植,如中科毛豆1-5号等。四是精选种子。播种前进行精选,剔除杂质,种子质量达到良种以上,播前用种衣剂包衣处理,防治地下害虫、苗期害虫及根部病害。五是适期播种。当5厘米土壤温度稳定通过8℃时适期播种,为确保鲜食大豆分批次上市,可以进行分期播种或者选择不同熟期的大豆品种进行播种。采用手推式播种机播种、人工穴播或开沟条播,根据品种特性选择适合的种植密度,播种后可人工用脚踩镇压或用镇压器镇压,镇压后播种深度3-4厘米。六是及时间苗。庭院栽培通常播种密度较大,可在大豆真叶期间苗,达到预期密度。
(三)庭院中药材技术意见
一是精选优质种子。到正规门店选购来源于道地产区优良种子种苗,购种时要仔细辨认,购买成熟度好、表面光泽自然的种子,索要发票,签订质量保证协议,并及时进行发芽试验。二是科学种子处理。春季气温逐渐升高,蒸发量增大,药材种子小,抵抗自然灾害能力弱,春播的桔梗、柴胡、板蓝根、黄芪、黄芩等药材播后要经常保持土壤湿润,以利出苗。针对苗期立枯病、猝倒病、菌核病、根腐病等病害,应提前进行种子和土壤消毒处理,大多数中药材种子在播前需在35-40℃的水中浸泡12-24小时,捞出后晾干播种,以提高发芽率。三是适时播种和移栽。春播种植应及早选定地块,在10厘米耕层土壤温度稳定通过8℃以上时,及时抢墒播种,种子质量较高可采用精量点播,播种后及时覆盖地膜或作物秸秆进行增温、保湿、遮阴;需要移栽的种苗在尚未萌动前,提早移栽,缩短缓苗期、提高成活率、保证生长时长。对于黑龙江多年生药材品种来说,抗寒性较强,应在土壤化冻前尽早除去地上部的残枝落叶,不仅可减少病虫害的发生,还能促进土壤快速升温,做到提早返青。四是及时中耕除草。春季是中药材种子萌发并开始旺盛生长的季节,也是杂草发生的季节。药材春季除草尤为关键,庭院栽培建议春季中耕3次,并结合中耕及时做好间苗、定苗及查苗补种工作。苗期根浅,宜勤锄浅锄,做到田间无杂草。五是科学追肥浇水。春季易导致干旱,而且中药材生长迅速,需肥需水量较大。因此,做好追肥浇水工作很有必要。追肥一般结合中耕进行,根据每种中药材的生长习性和收获部位确定追肥种类、追肥量和浇水次数。春季中药材多以茎叶生长为主,在施农家肥的基础上,要适当增加氮肥的用量。茎叶类和全草类的中药材以有机肥和氨肥为主,根茎类和花果类的中药材要适当增加磷、钾肥的施用量。另外由于春季容易发生干旱,追肥要结合浇水进行,以保证肥料能很快被植株吸收。对于喜湿润的中药材要特别注意勤浇水,以保证植株正常生长。中药材苗期根系不发达,根浅,也要勤浇水。六是加强苗期管理。坚持中药材绿色生产技术规范,出苗前要做好增温保墒,注意天气变化,出现“倒春寒”等极端天气时,可采取灌水、搭御寒物等,减轻冷害或冻害影响。出苗期间如出现多雨天气导致土壤低温高湿,为减少或降低因土壤低温高湿导致根腐病暴发的损失,及时喷洒预防根腐病的药剂。采用农业、物理和生物等绿色防控措施防治病虫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