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怀版 关怀版 网站支持IPv6

首页 > 专题专栏 > 最新专题 > 黑土农创 > 优秀典型

“匠心耕耘”在乡能人创业典型案例(八)

日期:2025-04-09 13:10 来源:省农业产业发展与对外经济合作中心 访问量:
【字体:

“匠心耕耘”在乡能人创业典型案例(八)

植根黑土 助农兴安

一、创业名片

刘永华,男,1978年出生于呼玛县红边村,共产党员,自幼家里以农为生,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子弟,初中毕业便植根黑土,这一耕便是半生。2022年曾获得黑龙江省“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”、2024年“呼玛县最美致富带头人”。

二、创业感言

扎根农村,点亮创业梦想,用新的方式播种希望,为农民收获尊严和信念。

三、创业故事

(一)始终为农,发展合作经济。在创业的初期阶段,挑战接踵而至。资金匮乏、技术难题、市场认可度不足,每一个难题都犹如一座巍峨的山峰阻挡在前方。然而,他深知唯有坚持不懈、锐意创新,方能突破困境。于是,他埋头自学技术,积极参与各类培训,持续进行尝试与优化;同时,深入调研市场,洞察客户需求,探寻独特的竞争优势。每一次失败,都让他更加坚韧;每一次成功,都让他信心倍增。最让他感动的是,在创业过程中,得到了许多人的帮助和支持。政府的惠农政策如春风化雨,为他带领的合作社提供了资金、技术和信息的支持;乡亲们虽然起初不解,但看到他的努力和坚持,也逐渐加入他的创业队伍中来,共同为家乡的发展贡献力量。这种团结协作的力量,让他深感温暖和力量。

(二)科技创新,助力农业现代化进程。他以农户增收为主要目的,凭借多年精心为农户半环节作业获得的良好口碑,2021年土地全程托管面积已达1万多亩,托管地点遍布呼玛县呼玛镇大部分区域,农业生产半环节托管(深松整地及收割)达3万多亩,率先打开农户地界开展了300亩地连片种植示范区。2024年在呼玛镇范围内大力开展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宣传,大豆托管服务涉及呼玛镇6个村屯14541.19亩,与小农户103户签订托管合同,严格按照技术规程,从大豆生产“耕、种、防、收”等四大方面进行统一化耕种管理。他经常联系聘请种植专家授课、指导进行统一种植、统一施肥、统一组织测土配方,合作社成员及周边农民的农产品产量提高了 25%,品质提高了一个档次。合作社从整地、播种、中耕管理到收获预计每亩成本为110元,相对普通小农户常规种植每亩减少成本20元,2021合作社全程托管9676.05亩,共计降低成本投入193521元。通过全程托管标准化作业,强化作业质量,进而增加粮食产量,预计统一收获平均产量为130公斤/亩以上,较呼玛县三年来平均产量106.6公斤/亩,亩增产23.4公斤,按2021年平均大豆价格5.8元/公斤计算,亩增收135.72元,合作社全程托管9676.05亩,共计增收约130万元。通过实施生产托管服务项目,聚焦小农户,充分尊重小农户经营自主权,解决小农户一家一户办不了,办不好以及生产者老龄化的经营生产问题,以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为目标,引导小农户将农业生产耕、种、防、收等环节交给服务组织,实现节省时间、提高生产效率和产量的目的。引领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,提升小农户发展现代农业能力,促进形成稳定活跃的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市场,激发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内在活力,加快推进了农业现代化。随着合作社的不断发展壮大不仅增加了合作社的经济效益,而且使一些家庭比较困难的农民在短时间内脱贫致富。红边村困难户王南,把35亩土地交给合作社,自己到县城打工,一年下来收入额外增加2万块,2022年成为村里的脱贫户,她高兴地说:“把地交给华哥的合作社我放心,比我自己种的都好打粮多,还不用管。”合作社的经营模式实现了“你在外安心挣钱,我在家帮你种好田”的效果。他自己流转的500多亩土地也缩减到100亩,他说这样也好,可以更加专心地为农户做托管服务。最后一个环节为农户建立了“粮食银行”机制,免费为托管农户进行粮食安全存储,解决自家储存浪费和卖粮难的问题,给予农民充分的参与感、安全感和收获感。

(三)兼济孤贫,弘扬大爱无疆。在发展家乡农村经济的同时,他始终不忘关怀家乡的孤寡老人和脱贫家庭,自2022—2024年呼玛县农业农村局组织开展的“遍访脱贫户,助困圆心愿”活动中,他主动伸出温暖的手认领了红边村全部脱贫户,超额实现了脱贫户的心愿。致富大手牵小手,将大爱化为实践,点燃困难群体对增收致富的渴望,对幸福生活的向往,传递爱心,送去温暖。他常说,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,在合作社成立的短短四年时间里,培养了多名专业技术人才,其中:无人机操作员取得专业技术资格2人,在培5人;大型农机具驾驶员取得专业技术资格16人,在培10余人;为农村无业妇女提供多个就业岗位,真正意义上实现农民增收、农民长本领。

四、创业心得

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,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,最艰巨、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。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,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,新时代新征程,必须做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。合作社一定要紧紧围绕农业产业化发展,强化为民服务意识,持续在农业种植机械化、规模化、专业化、科技化下功夫,在带领农民增收致富的同时,还在农村事业上实现三方共赢:农民有了帮手,得了实惠;农业有了动力,土地增产;农机合作社有了舞台,得到发展,真正实现“农民受益、主体获利、政府满意”目标。

乡村振兴之路虽充满挑战,但前景光明。接下来,锦鸿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将全力推动现代化农业种植模式,使其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,为呼玛县的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,助力其跑出高质量发展的“加速度”。

责任编辑:

【打印本文】 【关闭】

相关附件: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
相关信息

智能问答机器人 hi! 我是智小龙
微信
手机版